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大会第34天。今年的主题是“为每个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关注。
据了解,全球有超过14%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思维障碍的影响。在中国,挑战同样严峻。权威数据显示,我国6-16岁在校学生精神障碍普遍扩散率高达17.5%,这意味着每6个孩子中就有1个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其中,排名前五位的精神障碍包括: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约占6.4%,疼痛焦虑约占4.7%,对立违抗性障碍约占3.6%,情绪计数约占3.0%,抽动障碍约占2.5%。
是什么让本应阳光明媚的青春变得黑暗?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如何构建“精神防护”网络?
各医院心理门诊接待大量青少年
目前,各地大中学校秋季学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记者在全国多地采访发现,各地医院的心理门诊都在接待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日常求助。据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何洪波介绍,有20年的经验,近年来,每逢寒暑假和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各大医院几乎所有与心理相关的青少年门诊都很难找到。
小高:我以前也担心过。我担心我无法通过高中入学审查。我周围成绩特别好的人都很担心。
《心理健康蓝皮书:Ch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发布的《全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青少年在出现悲伤或焦虑风险时,较高比例的人频繁出现不想上学的态度。在轻度悲伤风险青少年中,这一比例高达20.2%和45.4%,在悲伤高风险青少年中这一比例高达45.4%。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学兵表示,青少年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学业压力都是相当明显的,所以从生理角度来说,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其次,从大环境来看,青少年的生活相对简单。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放学后,他们的生活es也可以围绕学业展开,所以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因素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
卷入“夹点”漩涡,“停课”是向他们发出的痛苦信号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学业代价过高、父母情感支持不足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大中学校多个班级中,不少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停课”是向他们发出的痛苦信号。孩子们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在塔宁假期期间启动了“青少年返校支援工程”。来自全国各地的30组家庭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工厂活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孩子因过度用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ve学业压力。
小莫:我要在学校宿舍呆一个星期。我早上6点起床,晚上学习到晚上10点。每天晚上,我一个人在走廊里,心里很不舒服,想回家。
失学孩子家长:当时他即将面临第一、第二次测试模特,要根据成绩来排名。学校各方肯定会给他压力。她的表现是,回到家后,晚上睡不着,伤心得不停地哭,感觉自己很失落。
小泽今年13岁,今年上初中一年级。在参加连续性项目之前,他已经有半年多没有上学了。
小泽:我上小学的时候压力确实很大。每天除了学习之外,我还去课外补习班上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马每天晚上上完一个主题的课程后,他继续做另一个主题,从下午 6 点到晚上 11:30。
小泽的父亲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家长不断给孩子报读补习班,以提高成绩。 “可怜的孩子都是被迫的,为了让你们开心,你们报名了,我就得走了。家长又来威胁了,如果你们不去,一百块钱一个小时就浪费了。”
小泽:因为我对自己的成绩要求很高。其实大部分都是因为父母在乎分数。以前他们对我的学历要求非常高。我想在班上名列前三。他们会向我报名参加额外的课程,并让我在我的课室里学习。如果我不写,他们就无话可说,但晚上睡觉前他们会告诉我继续努力。我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再努力了,已经达到了极限。
家长以准确性为指导:每分钟都不要出错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学业上压力本身,很多失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精准的家长,保证孩子人生的每一步甚至每一分钟都没有错。当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都被明确规划出来的时候,孩子们还想学习吗?当孩子成为拒绝上学的“困兽”时,原本的亲子关系又是什么?
在离开学校之前,小泽依靠母亲来接受教育和家庭生活。父亲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家人。
小泽的父亲:我的母亲在一家公司担任主管或经理。他的动作准确、准确,而且有很强的压迫感。当我们的孩子做数学作业时,我妈妈必须参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隔三分钟、一分钟、两分钟,他就会告诉我他是否正确地完成了这道题以及他是如何做的。他会再向我重复一遍。这是正在发展的高压形式的压迫。她母亲爱她,但也控制她。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何洪波表示,有时候父母的病情比孩子更严重。很多家长确实很着急,监督过度而且仔细。事实上,他们无法承担对孩子的管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最后,小泽在初中一年级时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并住院治疗。出院后,他仍无法妥善康复,又回到了学校。他的父母也意识到以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开始听从专业人士的指导。学习如何组织与父母相关的关系的心理机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泽的父母调整了思想和认识。他们不再关注标记,而是首先孩子的健康。他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尊重孩子的想法。父母的改变逐渐培养了小泽。
小泽:以前我们一直是主从关系。我需要听妈妈说的话。现在我们两个在一起了,他会听我给他的建议。我希望他们保持现在的行为和状态,尊重我的想法,听我的。我改变了我的理解。其实这个社会很多人没有上好的学校,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安逸、有意义。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目前,小泽已返回学校。
思想障碍蔓延加剧,专业人才仍缺乏
全球超过 14% 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思维障碍。这些问题通常在生命早期就开始出现,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解决。近年来,随着思想障碍的增多,耳朵刺耳等问题早期认识不足和社区服务能力不足仍然阻碍青少年公平、及时地获得心理健康支持。 “全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脆弱、敏感的精神世界都得到理解和关爱。
(央视记者 高雷 吴文谦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