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技术性贸易措施常见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5-10-20 10:57
央视消息:据世说西奴微信公众号消息,为实现高度对外开放,精准服务“走出去”企业,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广经济贸易措施(以下简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精选10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一、河北省市场管理厅推动输变电设备海外拓展。输电和工业转化力量居世界第一。河北省相关品种和基础技术工业基础完善,企业规模最大。但近年来,该行业出口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产品需要反复调整力求满足不同国家的技术要求;国际认证程序复杂、耗时、昂贵;一些国家强制要求第三方现场审核,增加了企业的人力和负担。对此,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相关企业推出了多项支持措施:建立预警协调机制,构建“预警平台-企业”信息交换和快速反应体系,提高企业应对技术和贸易措施的能力;推动技术适配和升级,引导企业将国际认证要求嵌入研发过程,减少后期延误,缩短产品准入周期;支持企业加入国际“合格供应商名录”,增强国际市场参与度。在一系列的推动下政策出台后,输变电设备出口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2024年以来,相关产品出口订单额突破10亿元,市场范围拓展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成功交付两台三相并联堆,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里程碑。 2.吉林省市场管理部门协助商用车满足国际准入要求。商用车是吉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其对外贸易占比超过20%,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近年来,技术法规更新频繁,处罚力度加大,商用车出口困难重重。例如,越南对车辆外观提出了要求宽度限制,菲律宾要求新车型必须同时支持欧5/V认证,这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适配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对此,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构建“预警-分析-专题研究”三级响应机制,落实多项精准支持措施:研究提出越南法规的特殊贸易关切;各国商用车准入法规解读及《菲律宾清洁空气法案》排放限制要求分析;联合启动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目前,吉林商用车企业已在全球40个国家指定了100多家主要经销商和190个服务网点。到2024年,将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销售全年保有量5.7万辆,同比增长27.40%。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创历史新高,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3、云南省管理厅正在帮助电缆企业开拓澜湄市场。作为全省主导制造业,云南省电缆产业2024年将实现出口额2.5亿元,其中澜湄市场份额将超过85%。但近年来,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电缆行业外贸阻力加大。剧内容包括: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各国标准水平存在差异、企业获取澜湄国家班萨标准及认证国家有待完善、优质产品面临一定竞争、澜湄国家标准的认可与运用等。澜湄市场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互联互通等方面。云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标准和精准服务。通过与老挝标准化局建立合作机制,指导企业针对澜湄市场开展标准制定、中国标准小语种翻译、中外标准技术比对等工作。通过服务对外技术推广和商务谈判,达到信息共享标准,提前防范技术和贸易风险,促进区域合作和信息共享。 2024年,云南省电缆产品出口量将增长6.8%。预计2025年全年出口额将突破3亿元,实现20.0%的增长。 4、重庆市市场管理部门助力产业“走出去”。重庆的ca行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助力“重庆制造”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然而,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面临着各种技术和贸易障碍,如:市场认证标准高、退货风险高、罚款、禁止销售等;与国外关系的专利分布密集,产品设计容易引发侵权纠纷;国际标准不统一,很多制度雷同,合规成本高。对此,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开展先进标准技术研究,推广产品满足国际高端市场需求;针对出口目的地实施差异化市场策略,提升合规合规性;并启动了面向国际市场的前瞻战略布局。在主动协助下经市场监管部门检验,重庆钢耐产品完全符合北美认证标准要求;在木质防火门领域取得成功进展,并获得英国防火证书。企业实现了从“向国外输出产品”到“向国外输出技术”的转变。 2025年上半年,重庆类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8.2%。 5、海南省行政厅支持农产品出口 2024年,海南农产品出口将达到57.25亿元,每年增长19.42%。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企业也面临重点市场技术和贸易措施不断升级、国际标准信息更新滞后等挑战。例如,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中的一些农药残留指标比中国的难度更大。内部标准.国家;美国FDA加强了对进口水产品的监管流程,要求企业提供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完整记录,出口合规压力不断加大。对此,海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技术贸易措施网上平台,依托海南质量网精准投放业务;深入企业调研制定出口指南,邀请专家指导重点企业提高技术意识和贸易措施。在技​​术和贸易措施预警服务体系的支撑下,海南农产品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实现量量双增。 2024年,出口额和出口额水产品同步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鲜果品类出口额将增长149%;种子苗木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六、省管部门将解决跨境检验认证问题作为我国新能源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生产重点省份,山东省近年来因国际认证壁垒面临成本上升、市场准入延迟等挑战。例如:IEC/UL/EN等多项标准的标准变化和重复测试认证;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使用60Hz的特定电网频率,技术规定存在差异;极端自然环境等可靠性验证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的宽容要求需要得到满足。为克服上述挑战,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了“检测互认+标准指导+精准服务”三合一支撑体系。推动国际互认,发展CB测试实验室,实现报告互认;参与国际政策制定,起草测试报告报告模板并通过项目;提供精准服务支持,推出“一业一策”全周期解决方案。依托“一次检测、多国互认”一站式服务平台,山东近三年带动新能源设备和输配电产品出口额突破550亿元。该技术赋能国内输配电、储能企业,提升产品可靠性研发资源,显着提升“中国制造”合规竞争力。发布150余批次电气设备检测报告,帮助打破技术和贸易壁垒,成功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 7.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以咨询方式助力茶叶输俄。湖南省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但由于俄罗斯查验政策调整,茶叶出口面临清关清关壁垒、退货等障碍。例如,俄罗斯将进口查验从超市抽检改为海关门口高频次查验。一些农药残留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要求“不检测”,导致多批次湖南茶叶受阻甚至被退回。对此,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立即查处进行标准比较,以明确俄罗斯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配合总局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与俄罗斯当局进行双重磋商;引导企业开发低农药残留产品,探索有机认证途径。在市场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说服俄罗斯调整检验政策,实现输俄茶叶顺利通关,进一步拓展海外茶叶市场。 2024年,湖南南岳云雾茶成功出口俄罗斯。湖南茶叶企业后续批次出口俄罗斯的茶叶已顺利清关,未出现退货情况。 8、浙江省管理部门赋能国际化困境 中国节日灯产量占全球市场近90%,其中欧盟市场占约20%约30%,而浙江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76%。近年来,浙江照明企业面临来自欧盟的各种技术和贸易壁垒。例如:安全、能效和回收标准严格,企业合规挑战日益加大;需要进行电磁兼容、节能等认证,项目多、流程长;召回产品比例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压力倍增。对此,浙江省管理部门率先进行智能预警,实现技术贸易信息全天48小时精准直达匹配企业;精准培训强化,组织国际专家咨询12次;创新服务推出“一测多证”检测服务,助力企业研发降低成本并缩短周期时间;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际标准提案2项,提升行业话语权。通过一系列措施,浙江灯罩对欧盟出口提质增效。 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8.7%,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8%。业务检测认证成本下降45%,技术措施和思想综合成本下降32%。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建立了全国首个假日行业标准体系,发布了9项团体标准,首个照明工作研究技术标准,行业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 9、广东省市场管理部门“三位一体”机制助力企业应对欧盟新电池禁令规定。作为外贸“新三件事”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对欧盟电池出口将达到249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然而,随着欧盟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碳足迹法规的实施,广东省电池企业面临着技术要求复杂、数据收集详尽、过渡时间短等诸多挑战。对此,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建立“预警-配合-服务”三合一应对机制,持续监测预警,组织及时应对;开展跨省联合评审,整合资源反馈请求;开发预警培训服务信息平台。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预警-配合-服务”模式积极反映业界的诉求,得到了欧盟的关注和响应。对欧盟电动汽车电池的评论成为2024年中国向欧盟提出的特殊贸易关切之一。印度是四川省农产品出口南亚的最大市场,年出口额约1.2亿元。 2022 年,印度将审查企业注册要求。相关规定透明度低、过渡期短,将严重影响我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例如:编码协调不统一,登记范围难以界定;监管过渡时间短,库存积压风险高;备案流程不透明,合规操作存在较大阻力。对此,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预警,帮助企业规避障碍阿克斯;共同努力评估和有效保护企业利益;并提供精准培训,提升企业合规能力。相关措施取得重要成果,促使印度延长强制登记实施日期,获得约19个月的重要缓冲期;敦促印度采纳我们的信息披露要求,开设网上窗口,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信息,降低试错成本。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