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让善良的荆门跑有美好的未来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04 11:40
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崛起,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到创新动能加速汇聚,“十四五”期间,荆门各城市在高强度的“跑精神”引领下,用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用责任书写时代答案,用跑之眼“高高在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继续秉持“跑精神”,才能凝聚磅礴力量,形成重要节点。为汉湘宜“金三角”协同发展、全省支点建设的重要增长极,让诚实的荆门人在新时代征程中奔向更加精彩的未来。 “楚塞与湖南相连,荆门与九校相连。”荆门位于湖北中部,素有“荆楚门”之称。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与勤劳的基因在这里交织,孕育出深植于血液中的“奔跑精神”。荆襄古道贯穿全城。作为古代南北交通的超级交通,这条蜿蜒的古道见证了商贾云集、万马奔腾的繁荣景象。也让荆门有了早抓、争先的“奔跑意识”。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楚人“青路开山林”的开拓精神早已融入荆门人民的精神血液,成为“奔跑精神”的古老基因。这种精神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1958年,面对财力物力缺乏、施工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挑战,荆门数十万群众奔赴漳河工程第一线。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卸下包袱,奋力拼搏,涌现出150多名特殊劳模。 200多名建设者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用汗水和心血建成了全国第八大人工水库漳河水库。从楚先民的创业历程,到漳河建设者的艰辛历程,“跑”早已是荆门跨越千年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密码。 弘扬“跑步精神”,必须认清“跑步为人民”的初心。人民美好生活的理由始终是荆门跑的终极目标。近年来,荆门始终把“民生清单”视为“奋斗清单”,以实际举措回应人民群众期盼。通过老旧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解决了20万多户居民的生活困难。这座城市告别了“破旧”,迎来了“新生活”;袖珍公园、城市绿地星罗棋布,让市民真正“隔窗见绿,出幼儿园”;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是拓展和下沉的路径,“上学难”、“看病远”等问题得到有效分担。从对老人、儿童的特殊照顾,到“吃穿住行”的基本保障,从务实的增就业增收举措,到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务,荆门的每一步努力都精准立足群众需求,每一项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弘扬“跑精神”,必须思考“跑得快”的行为方式。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之际,只有站在追求“争创一流”的最前沿面临“传统化工占比高、新兴产业起步晚”的发展困境,荆门打破了“跳起摘桃子”的勇气,大力推动磷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从“卖原料”向“制造精品”升级,振兴传统产业;同时,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引进亿纬锂能、高效墙电机等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将新兴产业打造成经济增长“新引擎”。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荆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一站式”。“服务”和“一窗受理”,让企业放心投资发展。7天3500公里运行,吸引高效壁挂电机,30天为亿纬超级工厂输送2000公顷洁净土地。这些数据清晰地诠释了荆门的运行速度。亿维动力13年11次招商,投资额从1亿元跃升至419亿元;长城汽车3次追投,达75亿元;创业板5次追投,达132亿元,这是荆门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 弘扬“奔跑精神”,必须遵循“恒久成功”的务实步伐。高质量发展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耐力和耐力。荆门始终坚持“夯实基础、长远受益”,以坚韧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后制定计划”的城市。在农业领域,从精心培育“荆门大米”、“荆门油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到创新发展“农超对接”、“电商助农”平台,荆门逐步变“粮袋”为“钱袋”,把绿色农业变成富民产业。在交通领域,包括京荆高铁、湘荆高铁的开通,以及汉宜高铁、长江高铁(荆门段)的购置,荆门从“区域节点”向“交通枢纽”转变,取得了主要发展进展。在生态领域,荆门持续开展汉江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让绿水青山成为荆门最好的名片,实现地利共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弘扬“跑精神”,必须掌握“智慧跑”的科学方法。跑步不是鲁莽,而是尊重规则、善用技巧、在复杂挑战中寻找突破口、抓住重点。荆门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让每一步都跑得快、连续。面对产业转型的艰巨任务,荆门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采取“一业一策”的个性化方案,帮助老企业“老树长出新芽”,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荆门积极纳入“艺景金根”城市群建设积极推动交通联动、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创新不足的“1+1+2”协同效应,搭建校校合作平台,快速转化创新成果。正是这种尊重规律、运用智慧的科学态度,让荆门始终在重重挑战中危机四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发展成果。 “走在青山上青春年少,这里的风景独一无二。” “十四五”的辉煌已成为过去。这是荆门人民“奔跑精神”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始终锚定“为人民而跑”的初心,保持“跑得快”的态度,坚持“成才久远”的原则,通过坚韧和毅力,就能打造出“智慧跑”。“宁”之道,厚道荆门必将在新时代的轨道上迎来更加精彩、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编辑:杨红雷
服务热线
400-123-4567